![]() |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资源 试卷真题 |
试题十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是( ) A.李大钊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毛泽东 2.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 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C.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六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7. 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 )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 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正确处理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D.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10. 中共出现“文革”失误,在认识上的根源是( ) 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和分析 B.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C.建国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1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5.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B ) 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1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17.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不干涉他国内政 D.发展经济 1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稳定与和谐 19.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20.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2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 )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群众路线 D.理论联系实际 2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E.二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根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这一特点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在所有制机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D.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2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 D.为人民服务 E.批评与自我批评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C.中国革命进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 D.共产国际的要求 28.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 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武装斗争 30.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党建设成为( )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A.学习型 B.服务性 C.奉献型 D.创新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 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3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3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7.用已有的理论知识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