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资源 试卷真题 |
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发展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又好又快发展
2.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 )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 A.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睦邻、富邻、安邻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任务是什么?(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不断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文明指什么?( )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
8.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经深刻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 ) A.武装斗争的历史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C.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 D.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人民革命的历史
9.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所不同( ) A.新的革命对象 B.新的革命动力 C.新的革命领导 D.新的革命前途
10.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是( ) A.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完成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这就要做到( ) A.古为今用 B.推陈出新 C.洋为中用 D.博采众长
2.实行依法治国是(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因为( ) A.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C.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7.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A.一切为了群众利益 B.一切依靠群众 C.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相信和争取群众
8.关于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C.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D.工人阶级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
9.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 A.不用武力方式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主张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10.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的社会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崇尚自由平等博爱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 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30分。)
1. 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3.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怎么理解“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 你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