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


    马新民,男,汉族,1974年1月生,安徽桐城人,2000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法学硕士学位,教授,心理咨询师二级,安徽省高职院校中级“双师型”教师。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9月至12月,在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进修学习。2015年11月至12月,参加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2019年6月至7月,参加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2019年10月至11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2021年8月至9月,参加省直机关工委党校第45期科级干部进修班。2000年8月至今,在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原安徽审计学校)工作,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01年8月聘任助理讲师,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8月评聘讲师,2011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12年10月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016年7月首次认定为安徽省高职院校中级“双师型”教师,2017年12月晋升教授。

坚守课堂教学,先后讲授“宏观经济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同时承担行政管理工作,曾任中专00(3)班、大专03审计(1、2)班、高职10财会(1、2)班辅导员(班主任),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聘任首届思政教研室主任,2009年12月至2020年11月聘任基础部教学秘书(副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聘任基础部副主任(正科)。2021年11月开始,聘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正科)。2021年4月,任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站长。
  主持课题10项:主持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研重大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0599,在研);主持安徽省高职院校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皖教秘高[2021]35号、皖审院党[2021]31号,在研);主持安徽省高职院校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培育“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皖教秘高[2021]35号、皖审院党[2021]31号,在研);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三在”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911,结项)、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及其重塑机制研究——以郭美美事件为例(项目编号:SK2012B194,结项);主持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项目编号:2015gxk140,结项)、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研一般项目:审计核心价值观“三进”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160,结项);主持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进修学习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1szjsgc10-23,结项);主持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校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皖审院[2009]55号,结项)、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KT201102,结项)。

发表论文16篇(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网络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在《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发表《浅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发表《论以人为本提出之意义》,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期发表《波普反历史决定论问题的方法论再认识》,在《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发表《企业文化创新系统的分析》,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发表《当前我国网络问责的缺失与完善》,在《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7期发表《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现状及其培养》,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5期发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下的政治理论社团建设》,在《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发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文化考察》,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发表《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重塑路径分析》,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发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功能及其完善措施》,在《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发表《关于培育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在《学术论坛》2016年第2期发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二维视界》,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发表《新常态下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成因剖析》,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发表《高校思政课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疏导》,在《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发表《略论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界定及其理解》。其中,二类论文1篇,三类论文10篇,四类论文5篇。

参编教材2门:参编(副主编)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书》,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参编(副主编)教材《形势与政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获得2001年安徽审计学校“精彩一课”二等奖;2004年度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优秀辅导员;2010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说课比赛三等奖;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04年度、2012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2020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中共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委员会2006年度、2013年度、202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征文特别奖;2015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度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等荣誉;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等次;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19年度“师德高尚奖”。

作为指导教师,2011-2018年指导学生多次荣获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优秀实践报告一等奖;2013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合肥同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共建基地建设项目“圆梦中国”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2017年9月,指导学生荣获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哲学学会理事、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安徽省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信息统计时间:2021年11月)        

 
 
地址:方兴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方兴大道509号)  邮编:230601 电话:0551-63617016 传真:0551-63617026
包河校区(合肥市包河区东流路9号)  邮编:230051 电话:0551-62795701
版权所有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浏览 皖ICP备06014220号